0
0
公廁也是景點?沒錯!近年澳門政府推出「優質公廁」計劃,大事翻新及優化城中的公廁,並加入人性化設計,既衛生實用又時尚美觀,令優質城巿的形象更為提升。 . 澳門巿政署與當地建築師合作,去年共翻新及重整了83間公廁。除了講求美觀實用,更增加了不少設施,例如親子廁格和哺乳室等。 . 設於金蓮花廣場的公廁,外牆以色彩繽紛的馬賽克裝飾,配上自然通風及採光設計,煥然一新。位於涼水街的公廁則走高雅路線,以木材和灰磚為主的建築座落在百年老街上,顯得低調而和諧。 . 至於媽閣廟附近的公廁,設計融合了葡式風格,大門與鏡框呈拱頂形狀,牆身以藍色花磚點綴。隱於郊野公園的黑沙水庫公廁則採圓形放射式設計,在萬綠叢中別樹一格。 . #拾壹城話 #生活篇 #澳門 #公廁美學 #人性化 #金蓮花 #媽閣 #涼水街
0
0
寵物都是主人的心頭愛,廣州女孩 Cici 最初學習製作羊毛氈公仔,是為了要親手製作一個與家中愛貓模樣相似的公仔,讓愛貓的可愛模樣永遠留在身邊。她的作品做工精巧,唯妙唯肖,朋友都紛紛請她幫忙製作,製作片段在網上更被點讚逾百萬次。 . 製作羊毛氈寵物公仔,首先要將一團團的羊毛用針扎成寵物的雛形,然後再扎入不同顏色的羊毛來勾勒出毛髮、皺紋和眼皮等特徵。最後黐上眼睛、鼻子和牙齒等,需時至少四至七天。 . Cici 大學時修讀會計,曾經營餐廳也做過模特兒。但她自言性格內向,這門手藝讓她可以一個人「宅」在家發揮,再合適不過了。她想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作品,不斷提升技巧,希望將來可以舉辦一個展覽,讓更多人欣賞她的作品。 . #拾壹城話 #拾壹匠人 #廣州 #手作 #羊毛氈 #寵物 #網紅
0
0
城巿人慣用手機拍照,隨行隨拍,十分方便。但深圳的插畫師譚軒卻常帶備筆記簿和畫筆在身,隨行隨繪,無論在地鐵車廂中或街道上,只要遇上有趣的事物或稍縱即逝的靈感便會用畫筆一一記下。 . 在廣州美術學院插畫系畢業的譚軒從小喜歡繪畫,他堅持每天都會作畫,即使在短短的地鐵車程也要來幾筆速寫,工作多忙也不曾間斷,8年間他畫滿了13本筆記簿。他擅長以線條捕捉細節,筆觸豐富細膩,充滿城巿感,曾獲邀參與多個藝術展覽,包括深港建築雙年展、大阪藝術展、台北獨立藝術展等。 . 透過繪畫,譚軒認為可以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和感受,探討自己與生活環境的關係。他坦言作為藝術工作者,不會迴避商業機會,因為藝術與商業並沒有衝突。他曾為深圳的餐廳和企業繪製牆畫和設計紙本創作,讓畫作融入生活。 . #拾壹城話 #人物誌 #深圳 #插畫師 #深港建築雙年展
0
0
在廣州和深圳有多所著名的大學,校園環境優美,除了是探求知識的殿堂,亦是景色怡人的園地。 . 位於廣州海珠區的中山大學,紅磚校舍有近百年歷史,建築風格中西合璧。至今仍保留著20世紀初的舊建築,包括建於1915年的懷士堂、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故居等。 . 至於華南農業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的校園亦各有特色。每年九至十二月,華南師範大學的校園會開滿白色和粉紅色的異木棉。在二、三月間,華南農業大學則滿開粉紅色的櫻花,為校園添上生氣,也為忙於應付考試的莘莘學子打氣。 . 在深圳,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是較年輕的學府,校園建築充滿現代氣息,正好體現了深圳銳意走創新科技城市的精神。 . #拾壹城話 #生活篇 #廣州 #深圳 #大學 #校園 #中山大學 #陳寅恪 #華南師範大學 #華南理工大學 #華南農業大學 #深圳大學 #南方科技大學
0
0
冬日寒風凜冽最適合「打邊爐」,炭爐雞煲是地道的老廣州風味,很多廣州人會專程到歷史悠久的老城區荔灣,品嘗特色的雞煲。 . 入夜後,荔灣舊街的各家雞煲店會沿馬路兩旁排開餐枱,在開了圓洞的餐枱裝上炭爐,再端上熱騰騰的雞煲。食物的香氣夾雜著陣陣炭火風味,為食客帶來一個溫暖的冬夜。 . 雞煲有不同款式,其中以田螺雞煲最為經典。選用新鮮的清遠雞配以田螺,雞肉鮮嫩,田螺則放在底層吸收濃濃的雞汁,提鮮惹味,令人回味無窮。 . #拾壹城話 #拾壹名菜 #廣州 #炭爐 #雞煲 #暖笠笠
0
0
雖然身處數碼世代,但仍有不少年輕人喜愛傳統手工藝術。25歲的佛山女孩柳泓羽熱愛版畫工藝,在享負盛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美術學院畢業後,回到廣州開辦工作室全身投入創作,同時推廣版畫藝術。 . 柳泓羽在威尼斯供讀雕塑系,深受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影響,漸漸對平面藝術產生濃烈興趣,轉向版畫發展。她喜愛透過木、石、金屬、塑膠等版材,在紙張、衣物和生活用品上實現創作。 . 畢業後,柳泓羽想在文化上回歸母體找尋自己的定位,於是選擇在廣州藝術氣息濃厚的小洲村開辦版畫工作室。在創作之餘,她開始招收學員,發現小眾藝術都有很多人欣賞,學員來自各行各業而且多是年輕人。 . 柳泓羽說很享受和珍惜當下的藝術工作,她希望繼續深造鑽研,在版畫藝術的領域不斷進步。 . #拾壹城話 #人物誌 #廣州 #佛山 #版畫 #藝術 #印刷
0
0
隨着時代變遷,很多行業已日漸息微,例如踩單車送石油氣、路邊維修單車。雖然這些工作已成夕陽行業,但在江門新會仍有人默默緊守崗位為街坊鄰里服務,延續一份濃濃的人情味。 . 在未有鋪設煤氣喉管的年代,家家戶戶當要煮飯炒菜或洗澡發覺石油氣罐空了,就要靠運送工人踩單車急急送來新的一罐。就算家住高層,運送工人也會照辦。有些客人見運送工人如此辛勞,會斟上一杯水慰勞道謝。現時在新會用罐裝石油氣的住戶已愈來愈少,只有少量住在郊區或城中村的人仍在使用。 . 以往新會亦有不少維修單車的師傅,網叔是其中之一,他經營一家維修單車店已20多年。近年因為附近有遷拆工程令生意大減,唯有兼做修補電單車軚。雖然生意大不如前,網叔仍繼續經營,閒來與街坊聊天,單車店變成老街坊的聚腳點。有時候網叔忙著外出,街坊會請纓幫忙看舖,單車店雖小卻滿載人情味。 . #拾壹城話 #生活篇 #江門 #黃昏行業 #石油氣 #單車 #人情味 #老店
0
0
2020年,常留在家的生活令人難忘! 2021年,祝新年進步! #拾壹城話 #元旦 #新年快樂 #happynewyear
0
0
手打400次咖啡近期掀起熱潮,紅遍各地,其實手打咖啡早在30年前已經出現在澳門路環一家隱世咖啡店。 . 咖啡店老闆梁金漢每天以人手攪拌咖啡,讓路環荔枝碗船廠附近傳遍陣陣咖啡香氣。梁老闆原是船廠工人,早年因工作傷及左手而轉行在附近賣咖啡。他笑說攪拌咖啡是他的復康運動,愈打愈起勁,生意亦愈做愈好。 . 製作手打咖啡先將即溶咖啡粉混入砂糖及熱水,用手快速攪拌打出綿密奶泡像花生醬般濃稠,再沖入熱水和淡奶即可。說來容易,但要用手反覆攪拌數百次才可沖出一杯咖啡,可真是殊不簡單。 . #拾壹城話 #拾壹名菜 #澳門 #手打咖啡 #400次咖啡 #船廠 #路環